主办单位: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聊城新闻网
“文明新风”是时代进步的鲜明标志,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移风易俗的新路径,从细微处入手,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逐步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小举措”激发“大动能
”改变陈规陋习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从点滴做起,通过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举措来逐渐积累正能量。如在农村地区推行红白喜事简办制度,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城市社区则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居民环保意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切口”,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全社会向上向善的“大动能”。
“小平台”促进“大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平台。许多地方政府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搭建起了与民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一方面,借助这些平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为普通百姓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分享生活经验的空间。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还增强了社会各界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小人物”展现“大担当”
在推进文明新风建设过程中,总有些“小人物“以非凡之举,点亮文明的灯塔。他们,或是平凡志愿者,用双手传递温暖;或是热心市民,以行动书写大爱;或是基层干部,于细微处见真章,或是社区工作者,将关怀播撒每个角落,抗洪前线,那一抹抹橄榄绿与火焰蓝,无畏风雨,守护万家灯火,诠释了何为英雄本色。这是责任与担当的生动注脚,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时刻。他们,是文明新风的践行者,是社会进步的引路人。
文明新风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政府、企业、媒体以及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小切口”才能真正发挥出“大变化”的效果,让文明之花在中华大地处处绽放。(李月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