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技术支持:大众网
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洪官屯镇始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重要载体,不断整合要素资源、丰富活动形式、发挥志愿力量、带动群众共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整合力量,以“微服务”凝聚“正能量”
洪官屯镇将志愿服务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重要内容,整合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村“两委”、公益岗人员、网格员、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老干部等社会力量凝聚起来,组建了志愿服务队14支,志愿者6000余人,常态化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宣讲入人心”“群众在身边”等7项志愿服务品牌。坚持群众“点单”、站所“买单”,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需求,真正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心坎里,比如,洪雁艺术团通过“文艺节目+理论政策宣讲”的形式,将“大道理”编成“小节目”,身边人演身边事,让百姓愿意看、看得懂,休闲娱乐的同时,在家门口了解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重要政策。推行积分量化制度,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积分超市”,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维护环境卫生等可获得积分,并凭积分兑换礼品,实现信用变“金”,激励志愿者参与乡村文明实践。
破旧立新,以“小改变”造就“新风尚”
针对大操大办、恶俗婚闹、高额彩礼等问题,洪官屯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所四站”,将村规民约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内容。各新村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成立文明迎亲队,引导广大青年杜绝高额彩礼,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崇德尚礼、婚事简办,倡导结婚新风尚。移风易俗志愿者与红白理事会对婚礼现场进行宣传监督,在尊重礼节习俗基础上去繁从简,杜绝恶俗婚闹。按照“因地制宜、公益便民”的原则,建造了两处公益性公墓,满足村民丧葬需求,减轻群众的丧葬负担,有效遏制了攀比大办、散乱埋葬等问题,倡树了乡村厚养薄葬的理念,推动文明新风深耕深植,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因地制宜,以“小项目”带动“新发展”
立足本镇特色致富项目,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活动阵地,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埂爸驹阜?助农服务”项目,根据本地企业泊西集团对手工艺品的需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共富工坊”,为村民手工编织工艺品提供劳动场所,帮助村民增收。洪官屯镇作为“国医亚圣”成无己故里,围绕成无己中医药文化形成中医特色区块,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定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及中草药种植培训,带动周边村民通过种植中草药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省物质文化遗产摆渡口秧歌是洪官屯镇的独有文化,为传承传统文化,成立摆渡口秧歌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曲艺比拼、秧歌培训,并将秧歌表演与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有机融合,创出独具特色的秧歌文化,现在摆渡口秧歌队经常受邀去周边各地演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演出收益,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频共振”。